前言:现如今,就业是在校大江南手机app下载安装 十分重视的一件事。就业已不仅仅是大四同学关心的问题,不少同学从大一入校便开始为就业做准备。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就业、备战就业,学院整理了各个专业部分优秀就业案例,并推出“就业那些事,听师兄师姐怎么说”系列推文,希望他们关于就业的想法和经验能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
个人简介:
潘秋怡,文化与传播学院2014级新闻学专业江南手机app下载安装 。在校期间,曾担任《浙江万里学院报》社长,曾获得校二等奖学金、三好江南手机app下载安装 、优秀江南手机app下载安装 干部、优秀团员等多项荣誉。现任温岭市城东街道团工委书记。
今年是潘秋怡毕业离校,参加工作的第4个年头,她也已然从青涩的职场新人成长为在工作中独当一面的青年骨干。
2018年,潘秋怡顺利考上公务员,踏入心仪的工作岗位。“我算是比较早明确自己就业目标的人,综合个人、家庭、社会等因素在大二的时候就坚定未来要考公的想法,之后便一直在坚持学习公务员考试的相关内容。”
潘秋怡表示,无论是考研、考公还是直接就业,没有一个选择是容易的,想要达成目标,就要坚定选择、付诸努力。“考公考研或者其他的资格考试,都要度过一段枯燥且漫长的备考时间,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企业就业要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更强的抗压能力。每个工作岗位面临的考验是不同的,但压力都是存在的、不可避免的,要学会自我调节,在工作和生活中寻找自己的平衡点、幸福点。”
大学是步入社会的缓冲期,要在四年时间里积累专业学识、锻炼处事能力,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人,这样才能有效提升个人的就业能力。
潘秋怡在校报任职期间,有了更多机会去实践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通过老师的指导和社团同学的建议,个人的采写编排能力有了提升。“我身边新闻专业的同学,除了考研考公外,大部分都是进入电视台、报社或者在企业单位从事新媒体编辑工作。无论大家选择哪个方向就业,过硬的专业能力都会给自己加分。”此外,潘秋怡建议同学们一定要在大学期间多多参加课外活动,这能锻炼团队协作、人际交往、解决问题等能力,不仅有助于在面试时展示良好的个人状态,也为毕业后顺利进入工作状态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为一名扎根基层的公职人员,从街道事务到挂职借调,工作内容和工作量的变化都对潘秋怡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她意识到自己必须一直走在学习成长的路上。“工作了四年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还是要继续延续校园中认真的学习态度、求职若渴的学习精神,对标职场中的优秀前辈,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前进,这样未来的路才能走得更远。”
寄语:
无论是校园还是职场,大家都要在人生的道路上始终保持谦逊好学的态度。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够珍惜校园时光,利用校内外资源不断提升自己,发扬万里精神,成为国之栋梁。
二
个人简介:
丁玲,文化与传播学院2016级新闻学专业江南手机app下载安装 。在校时曾任浙江万里学院报二版编辑,曾荣获中国高校校报好新闻奖通讯类二等奖、省政府奖学金、省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现为台州市椒江区传媒中心记者。
收集线索、外出采访、拍照摄影、写稿编辑,这是丁玲作为一名记者日常工作的主要事项。
“记者是一份非常注重实践的职业。只有去经历,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只有去锻炼,才能不断积累经验。”在校时,为了能够将课堂的理论性知识进行实际运用,丁玲加入了浙江万里学院报记者团。她有了更多的机会去采访交流,去接触不同的稿件类型,不断提高文字表达能力。此外,在编辑成报过程中,她也对版面规划有了更深的理解,还不断提升摄影技能、熟练掌握PS软件的使用。
在校报实习期间积累的经验,对丁玲后续就业产生了切实的帮助。“当时应聘记者,经历了面试、采写和实习三个流程。每个流程虽然形式各异,但归根结底考察的还是发掘信息、文字撰写和沟通交流能力。”丁玲表示,如果毕业后想要从事与新闻报道下相关的工作,一定要在大学期间打好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工作后,丁玲作为一名真正的社会新闻工作者,接触到的新闻更加广泛,撰写的稿件和报道类型更为多样,这其中不乏一些从未接触过的领域。这就需要自己去探索、尝试、学习,花时间下力气不断提升作为一名记者的专业素养和能力。
“成为一名合格的记者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除了良好的文字功底和沟通交流能力,还要热爱新闻、保持好奇心、有新闻敏锐度,更要能吃苦耐劳。因为记者就是一份节奏快、压力大的职业,除了脑力要求以外,体力和抗压能力也必须要跟上,这样才能在记者的道路上行远持久。”丁玲表示自己也仍在成为一名好记者的路上不断前进。
寄语:
如果大家对就业比较迷茫,可以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多去实习,多样的实习经历有助于不断明确自己的就业方向。无论是选择考公、考研还是直接就业,都可以提早规划起来,为未来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希望学弟学妹们都能够顺顺利利地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
文丨王子瑜崔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