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华副校长率队参加水产生物技术与遗传育种学术年会并调研缢蛏新品系中试养殖情况

作者:宁海海洋生物种业研究院发布时间:2023-04-26浏览次数:10


421-24日,中国水产学会2023年水产生物技术与遗传育种学术年会在广东湛江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桂建芳,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包振民,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刘少军,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陈松林,以及来自全国各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的近600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参加会议。我校副校长林志华率领江南真人 水产种业创新团队10余名骨干成员到会交流学习。

习近平总书记410日在考察湛江东海岛的国家863计划项目海水养殖种子工程南方基地时指出:“种业是现代农业、渔业发展的基础,要把这项工作做精做好”。此次年会以“生物技术创新赋能水产种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旨在以种为芯、良种良养,促进国内水产生物技术与遗传育种高质量发展,这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湛江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举措。2天的会期里,进行了近200场交流汇报,与会人员就水产生物技术研发进展以及水产种业创新实践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为参会代表提供了育种交流盛宴。

422日,林志华赴湛江东海岛调研我校育成的缢蛏“甬乐2号”耐氨氮品系在当地的中试养殖情况,并参加了新品系专家现场验收会。此养殖示范点位于国家863计划项目海水养殖种子工程南方基地附近,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水产种业发展重要指示之地,也是打造水产种业“南繁硅谷”的绝佳之地。验收会邀请厦门大学柯才换教授、中国海洋大学胡景杰教授、汕头大学郑怀平教授、广东海洋大学秦小明教授、湛江市水产科技开发总公司徐华森高工等5位同行专家作为评审专家,对“甬乐2号”品系和对照组(福建野生群体)大规格苗种在湛江三个半月养殖后的群体进行随机抽样测量。结果显示,对照组规格为7.63 g/粒、存活率为49.3%,而“甬乐2号”品系规格达11.36 g/粒、存活率达72.5%,较对照组生长速度提高48.0%、成活率提高23.2%

缢蛏“甬乐2号”是在2016年育成的“甬乐1号”新品种基础之上,针对池塘综合养殖模式中普遍存在的水体氨氮高、缢蛏死亡率高问题, 采用传统选育结合全基因组选育技术,对耐氨氮性能进行连续4代选育而成。20212023年,连续两年的多点中试养殖试验表明,“甬乐2号”生长速度和耐氨氮能力均获得了显著提高,为我校申报第二个缢蛏新品种奠定了坚实基础。“甬乐2号”品系在湛江的成功试养,展示了其突出的生产性能和广泛的适应能力,为后续的新品种推广应用、南繁硅谷打造和南北接力养殖模式探索提供了新思路新途径。


Baidu
map